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有这样一群珠宝筑梦人:他们以刻刀雕琢时代华章,以匠心熔铸报国理想,将师者大爱汇聚成点亮“技能中国”征程的璀璨星河。
党建领航铸师魂
仁爱润心育良匠
“千锤万錾,方见珠光;寸寸匠心,皆为师魂。”团队以“合铸匠心”党建品牌淬炼精神内核:获评山东省教育系统共产党员先锋岗,蝉联三年党支部“好”评级,央媒省媒30余次聚焦“数字育人铸匠魂”的创新实践。
林斌博士团队四百日夜晨昏相伴,助迷茫少年孟伟卿蝉联国赛金牌,完成“学生—冠军—教师”的涅槃,党员教师踏遍百企百户,“一人一策”破解就业难题,这份师者仁心,在0.1毫米的打磨精度里闪耀成齐鲁师德之光。
金课淬火锻匠艺
展开剩余84%鸥鸟振翼通产教
当国赛金牌标准熔入课程血脉,捷报化作最硬核的课改注脚:
团队承办省职业技能大赛,2023级田慎雨以零失误摘冠,荣膺“山东省技术能手”并进军国赛;同时斩获2025年“技能兴鲁”三大赛主办权。陈秀英、贾隽雯、孟伟卿登顶“全国轻工技术能手”,陈秀英、王的琛双获“山东省技术能手”,构建“金牌教练-金牌学子-金牌团队”的传承生态。
团队与青岛懿姿共筑中国特色学徒制里程碑——党员挂职技术副总,学分工分互认;AI大模型驱动设计革新,“非遗数字云坊”产出万件作品包揽“玉龙杯”金银铜奖。
产教协同强攻关
创新引擎通四海
为响应“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号角,团队以科研为刃,劈开产教协同新境界。林斌博士牵头成立全国珠宝科技与艺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山东省职业教育“邹汝用技能大师工作室”,打造“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平台,深度链接上合示范区及地方产业集群。共同体单位共绘“东西部联合办学”战略蓝图;6位非遗传承人受聘育人导师,日喀则实训基地同步揭牌。
团队承担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获授权专利34项,技术转化30余万元。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实现“产学研用”的璀璨闭环,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阶梯育才筑高地
金榜璀璨映匠星
团队创新构建“国家-省-市”三级技术能手领衔的“大师矩阵”,打造“筑基-强技-精艺”三阶递进式培养路径。孟令明构建“竞赛体系+师资建设+产教融合”三维联动机制。开展“技能大师进校园”91场,惠及900余学子。学生累计斩获国家级奖项11项(金奖4项)、省级30项、市级189项;培育省技术能手2人、青岛技能新星7人,116人获高级工证书。育人案例被《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央媒及省厅官微广泛报道,形成可复制的“珠宝范式”。
珠辉赋能千村秀
匠心深耕万象春
团队以珠宝匠心雕琢齐鲁乡韵,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以“匠心铸魂、实践育人”为旗,打造“专业赋能+双创反哺”服务模式。打造“移动惠民工坊”,三年深入10余村,开展珠宝鉴定、维修及科普服务;“石韫珠辉”实践队活化莱西非遗纹样,建影像库、创视觉库,以“文化溯源-资源活化-品牌孵化”路径设计农产品IP,用“电商+珠宝”赋能产业升级,惠及数千人次,获评市优秀团干部1人。
专业反哺济四方
志愿星火耀青春
秉持“专业服务社会、实践成就人才”的理念,团队构建“四级志愿工作矩阵”,培育47支特色服务队。通过志愿实践,学生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提升20%,年均参赛超400人次。“绳艺志愿服务项目”获评青岛市优秀项目,摘得省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铜奖、市赛金奖。培育市级志愿服务先进个人1人、先进集体1个、校级先进个人18人。
如今,这支团队正以青春之姿屹立于职教改革前沿,他们牢记总书记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嘱托,将技艺传承深植课堂实训,以竞赛突破锻造精兵,用科技创新连接山海,以校企合作贯通学用。林斌指导学生蝉联三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金奖;孟令明首次在山东省内建成珠宝类专业门类最全的“新双高”专业群;周志杰率团队指导学生斩获“建行杯”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省赛金奖。两次蝉联金奖获得者孟伟卿作为团队培养的首批毕业生已光荣地加入团队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这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职业教育的创新。
展望未来,团队将继续以“匠心筑梦”的魄力,紧扣服务东部率先发展、深化“一带一路”合作,推进上合示范区建设的国家战略,将青春热血融入民族复兴的壮阔波澜,用珠宝人的赤诚与精工,为教育强国、技能强国的时代画卷镶嵌上最耀眼的齐鲁匠心!
声明
本文来源于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编辑:铁扇公主
发布于:山东省东启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